未澜赤潮·闽西筑梦记⑭丨总结篇·星火映照耀初心路,山海情聚载誉而归
发布时间:2025-07-22 动态浏览次数:47

为深化青年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上好“大思政课”,我院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以“赤潮筑梦”为主题,于2025年7月深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开展涵盖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生命教育、素质拓展及心理团辅的多元化社会实践。实践队立足闽西红色文化与乡土特色,通过课程讲授、艺术创作、实地探访等形式,为乡村儿童播种知识火种,在闽西红土地上书写青春答卷。

红色教育:赓续星火,初心如磐

实践队以“美育+红色”创新模式,在连城县朋口中学开展五米长卷绘画活动,孩子们以画笔描绘党旗、革命人物与家乡新貌,斑斓色彩中浸润信仰底色。

队员们还循着项与年“个人生死是小,党的安危事大”的誓言,在项与年生平事迹展陈感悟忠诚担当;于松毛岭战役旧址聆听先烈舍生取义的壮歌;在古田会议旧址群解码“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初心密码。

非遗传承:匠心手艺,文化焕新


实践队参与2025年连城县暑期非遗奇妙夜,抬运巨型鱼灯参与巡游,4公里行程吸引数千观众,让非遗“活起来”。

连城县朋口中学,队员指导孩子制作传统香囊,通过拼图游戏启迪创新思维,实践队深刻认识到“非遗+科创”双轨模式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作用。

客家博物馆探访中,围屋建筑智慧与客家精神内核的解析,更让队员领悟文化传承需“守正创新”。

生命教育:牢筑防线,守护成长

实践队聚焦防溺水、防诈骗、防艾等七大主题,队员们通过生命安全课程、资料宣传、情景演绎、趣味问答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认知,更在互动中体会到“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素质拓展:寓教于乐,激扬青春

“掰手腕”活动中,力量与毅力的较量点燃现场;“你画我猜”以幽默传递团队协作;魔法汉字游戏通过偏旁部首重组,激发孩子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纸杯绘画课堂里,孩子们以星空、动物等为主题创作童趣作品,实践队在指导中重新定义“创新”——它源于生活观察,成于细节热爱。

心理团辅:以影润心,共筑家园

《寻梦环游记》观影活动中,队员通过电影解析引导孩子们理解亲情与记忆的价值,见证心灵共鸣。实践队以艺术为媒介,构建安全包容的心理环境,让情绪管理教育从“说教”转向“共情”。


红色教育让队员深切感悟“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情怀,明白初心需扎根泥土、呼应民声;非遗传承中,文化自信与责任意识觉醒,传统技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生命教育促使队员反思教育本质——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生命价值的尊重;素质拓展与心理团辅则印证:青春的力量在于激发潜能,更在于以耐心与团队温暖他人。

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以闽西为卷,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从革命先辈的足迹到非遗文化的脉搏,从生命安全的守护到创新思维的启迪,实践队在乡村教育中播撒希望,在文化传承中凝聚力量。星火映初心,山海载誉归,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终将成为队员与闽西儿童共同成长的永恒记忆。赤潮涌动,筑梦不止,未澜人将继续以青春之我,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


心得体会

01

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队长林钰涵:

参与三下乡,我深感这不仅是热爱,更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也为支教尽了绵薄之力。此行增广了见闻,让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激励我未来不断前行。

02

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队员刘一穆:

连城三下乡让我收获良多。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尤其家境贫寒却不放弃学习的模样,令人触动。我们带他们了解防艾、禁毒、情绪管理,组织趣味活动,见他们眼中的光,更觉责任重大。农村孩子是未来,守护他们就是守护希望。这次经历让我明白能为他们做更多。未来,我会带着温暖与责任,持续关注他们,用爱助力追梦,让希望之花在农村绽放。

03

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队员罗翰杰:

三下乡中,与孩子们的相处最珍贵。教防火知识、播映电影、讲情绪管理时,他们的模样触动人心。这让我明白,孩子的世界既需知识,更要温暖引导。我们播下的不只是常识方法,更是热爱与善意。陪伴的意义,便是以真诚换真心,让种子在他们心中发芽。

04

未澜赤潮社会实践队队员苏境明:

此次三下乡是社会实践,更是红色教育与文化之旅。从客家文化到革命旧址,红色印记与初心使命触动心灵;支教中与孩子共绘热爱、传递温暖。这段经历让我懂了,实践是付出更是成长——在乡土读懂中国,在奉献锤炼担当。未来,我愿以青春丈量大地,让理想扎根需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