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安全意识,2025年7月10日-16日,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未来技术产业学院未澜励行社会实践队赴漳州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红色传承、实地调研、乡村服务与教育帮扶的多维联动,既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更让队员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彰显了学院“扎根大地做学问,服务社会育新人”的实践特色。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实践队抵达彭溪村后,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先后参观了土楼遗址与平和暴动遗址。在土楼遗址,队员们惊叹于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艺,通过与当地老人交流,深刻感受到土楼所承载的深厚家族文化与历史记忆。
在平和暴动遗址,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深挖村史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为深入了解彭溪村茶文化,实践队员们走进茶山,亲身体验茶叶茗撷、茗艺、茗赏过程。在茶农曾永元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如何辨别茶叶的采摘标准,感受传统制茶工艺的独特魅力。
此外,村副书记曾裕山为实践队讲述了彭溪村的村史,从早期的农耕生活到如今的乡村振兴实践,从传统习俗的传承到特色产业的兴起,让实践队员们对彭溪村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践行志愿服务,传递青年温暖
聚焦乡村安全问题,实践队始终将“服务乡村”作为重要任务,深入村民家中,发放精心准备的宣传手册,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详细讲解防火、防诈骗、防艾等知识和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注重与村民的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营造安全、和谐的乡村环境贡献了力量。
同时,实践队也积极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开展慰问活动,为当地五保户送去大米、纸巾等生活物资。队员们与老人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并对实践队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不仅给老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助力教育帮扶,点亮童心梦想
在实践活动中,带队老师与全体实践队员们携手并进,积极参与了2025年平和县“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他们针对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彭溪乡村暑期留守儿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堂。
开班仪式上,队员们与孩子们热情互动,共同期待这段特别的学习时光。课堂上,“科学小课堂”里,纸杯小火箭的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乐趣;“防艾小课堂”“禁毒反诈小课堂”通过情景剧、知识问答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素质拓展、心理团辅活动则拉近了队员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表达。
此外,队员们还带来了非遗漆扇制作、团扇绘画等文化课程,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传统技艺;羽毛球教学、理想教育课则兼顾了体育锻炼与价值观引导。
结业仪式上,实践队为孩子们送上学院精心准备的纪念品,希望这些纪念品能成为孩子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孩子们也用行动表达了对实践队队员们的感激之情,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活动结束时,彭溪小学校长对实践队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感谢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你们的课程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希望这份情谊能延续下去,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未澜励行社会实践队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彭溪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此次“三下乡”活动,队员们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策划活动方案到落地执行,从与村民沟通到给孩子上课,每一项任务都让队员们在实践中突破自我。实践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又收获了成长。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彭溪村的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