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守护成长。2025年7月13日,我院未澜励行社会实践队走进漳州平和县彭溪小学,开展 “禁毒反诈小课堂” 活动。实践队员们活力满满,通过孩子们喜爱的互动形式普及安全知识。用生动的讲解与趣味的体验,为乡村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网,让青春的担当化作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力量。
反诈小课堂:情景里学“火眼金睛”
“小朋友,厕所怎么走呀?”“给你100块,带我去个地方好不好?”课堂上,实践队员们化身“陌生人”,和孩子们玩起了情景表演。当“诱惑”出现时,有的小朋友起初有些犹豫,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渐渐明白: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贪小便宜、遇到疑问找老师,这些简单的办法能帮我们避开很多“陷阱”。
随后,实践队员们用色彩明快的课件,结合真实案例改编的小故事,告诉孩子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诈骗不止“带路”,还有冒充家长要电话、假意送玩具套信息等。“记住,保护自己的小秘密,遇到奇怪的事及时告诉大人,就是最好的反诈法宝!”
禁毒教育小课堂:图片里找“藏毒角落”
“大家找找看,这些地方可能藏着危险的东西哦!”屏幕上放出公交车上、动车检查处等地方的图片,孩子们立刻睁大眼睛“寻宝”。“老师,这个泡面碗好像不对劲!”“书包侧袋里的小瓶子好奇怪!”……在热烈的讨论中,实践队员们顺势讲解:毒品可能会被伪装成糖果、饮料、小零食,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要学会拒绝看起来“特别”的物品。
从情景表演里的恍然大悟,到图片寻宝时的积极思考,孩子们的笑脸里,藏着对安全知识的渴望,也藏着成长的力量。三下乡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用真诚与创意,把实用的知识变成孩子们能听懂、能记住、能用上的“铠甲”,让他们在阳光下安心奔跑,快乐成长。
短短一堂课,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温暖的守护。从识破“金钱诱惑带路”的骗局,到找出图片里隐蔽的藏毒角落,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对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说不,也记住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叮嘱。
实践队员们用童趣的方式,把严肃的安全知识变成了孩子们能懂、能记、能用的“护身法宝”。愿这些课堂上的收获,能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安全铠甲”,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既能识破陷阱,也能守住底线,永远被阳光和快乐包围,健康成长,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