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撞碎夏日午后,茶香漫过古朴茶席。2025年7月11日,我院 “未澜励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漳州市平和茗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启一场与茶相遇、与文化对话的沉浸式体验。实践中,队员们满怀热忱,立志用脚步丈量茶文化的厚度,深入感受传统韵味与乡村发展的交融之美。
茗撷
在当地村副主任曾裕山与采茶专业人员曾永元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隐匿在云雾中的崎岭茶山,一垄垄茶树像绿色的绸带缠绕山间,采茶文化体验活动,在茶香中感悟传统农耕智慧。
村副主任曾裕山向队员们介绍了崎岭乡茶叶种植的悠久历史,讲述了茶产业如何带动乡村振兴的故事。随后,采茶专业人员曾永元手把手教学,详细讲解“提手轻摘”“留叶护芽”“两叶一尖”等采摘要点,示范辨别优质茶芽的方法。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技巧,走进层层叠叠的茶园,开始体验采茶劳作。
实践队员边学边做,从生疏到熟练,指尖捏着嫩芽的触感从僵硬变得轻柔,掌心的茶青从零星几片攒成盈盈一捧。欢声笑语回荡在茶山间,沾着晨露的茶叶清香混着队员们的汗水味,成了最鲜活的实践注脚。采茶体验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尝到了劳作的辛劳与收获的乐趣,更在指尖与茶香的碰撞中,读懂了崎岭茶文化里 “慢工出细活” 的坚守。这份亲身体会化作沉甸甸的感悟,让队员们更坚定了要为传统茶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的决心。
02
茗艺
为更加深入了解制茶文化,社会实践队专门去拜访了第二届白芽奇兰民间斗茶赛金奖得主——曾奶奶。竹筛轻摇,铁锅微烫,这位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为我们铺开了一幅生动的制茶画卷。
随后,在曾奶奶的带领下,未澜励行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茶厂的杀青车间,摊青、杀青、揉捻、烘焙……炒茶师傅演示着制茶一体化机器的便利,讲解着每一个步骤,从温度的控制到时间的把握,丝毫不能马虎。实践队员林诗尧同学忍不住说道:“原以为有了机器,制茶会轻松很多,可听师傅一说,才知道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藏着大学问,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
实践队员们纷纷点头,这一刻,他们真正读懂了 “一叶好茶” 背后的辛劳,不仅有机器的高效运转,更有匠人们年复一年的坚守与钻研。大家深深体会到,制茶文化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份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这份坚守让他们对茶文化多了一份敬畏与热爱。
03
茗赏
“温杯、投茶、注水、出汤……第一道茶:浸泡两分钟,第二道茶:浸泡三分钟,第三道茶:浸泡五分钟”在当地茶文化传承人曾裕山的指导下,队员们围坐茶席,学习传统茶艺。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藏着大学问:注水时手腕要稳,出汤时角度要准,连端杯的手势都讲究“三指握杯,轻托杯底”。 当第一杯茶汤入喉,苦涩过后是回甘。这份从茶汤里品出的感悟,让大家对茶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从容处世的生活哲学。
此次深入领会闽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茶农们的辛勤付出和匠心独运,不仅学习到了有关茶文化的知识,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未来,我院“未澜励行”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深入学习和传承茶文化,将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动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既饮茶,也懂茶”,为推动优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