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未来技术产业学院学子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③
发布时间:2025-03-06 动态浏览次数:3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寒假期间,未来技术产业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青春之名,挥洒青春汗水,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华章。

2024级智能机器人技术6班  陈圣卓

实习单位:西湖社区居委会

守护生命通道,担当志愿之责。在担任消防通道观察志愿者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消防通道畅通的重要性。每一次巡逻,看到消防通道被杂物占据、私家车违规停放,我的心都揪了起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实则是在给生命“添堵”,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这段志愿经历,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会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要及时制止违规行为,更要向大家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为守护这条生命通道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智能机器人技术12班  陈博涵

实习单位:共青团漳州市漳浦县委员会

这个寒冬,我投身漳浦县“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志愿服务中,在麦市街禁燃时,面对老一辈对传统习俗的坚持,我们以火灾案例和电子鞭炮替代方案耐心沟通,最终换来除夕夜的宁静祥和;组织青少年走访文庙、体验非遗剪纸时,孩子们触摸家乡文化根脉的眼神,让我领悟传承需“活态创新”;在县政府发放冬令物资时,独居老人摩挲新衣的颤抖双手,每个人笑容满面互道新年快乐,诠释了民生工程的真谛——把温暖递进掌心。从政策宣传者到文化传播者,从物资搬运工到心灵倾听者,我学会了用方言传递政策温度,以创意激活传统,更在泥土气息中读懂“为人民服务”的重量。这段实践让我坚信:青年当以萤火之光照亮乡土,让文明新风吹拂祖国和家乡的每个角落。

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14班 郭欣怡

实习单位:宁德市寿宁县韶托村村委会

很荣幸通过此次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宁德市寿宁县小托村调研,我收获颇丰。初到小托村,错落有致的屋舍与青山绿水相融,宁静祥和。与村民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关切。在调研产业时,了解到茶叶种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和分析能力,更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多方携手,共同挖掘乡村潜力。

2024级工业互联网应用2班 刘炜鹏

实习单位:长汀县曙光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很荣幸参与此次三下乡·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短暂成为了长汀县曙光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寒假的长汀,因独特的红色文化与古朴的客家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我被分配到游客密集的景区执勤,在景区内,我时刻关注着游客的动态,维护景区的秩序。当遇到游客在危险区域拍照、攀爬栏杆等不文明行为时,我会及时上前劝阻,向他们解释安全规定和文明旅游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更让我对社会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我将把在救援队学到的技能和精神运用到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